距離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
倒計時00天

在線咨詢
學習服務
定制學習規劃
學前分析量身制定學習方案
專業化教學
理論與實踐、面授與網課多樣化教學
智能交互學習
移動APP、在線題庫智能學練測評
一站式指導學服
報考指導、考前提醒一站式服務
VIP尊享服務
簽約不過免費重讀,贏獎學金
職業推薦
入駐人才庫,暢享職業規劃與推薦
咨詢電話 021-54890551

稅收是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發布時間:2016-10-28 08:53
來源:立信CPA培訓

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大多數中小企業,由于內外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從內部因素看,多數中小企業的人員素質、科技水平、管理水平都較低;生產設備落后、技術力量短缺、研發能力不足、產品檔次和產品質量也較低;資金短缺、積累能力弱。從外部環境看,加入WTO后,市場競爭更趨激烈,而政府在市場準入、融資、財政、稅收、外貿經營權等方面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都不夠。中小企業這種既重要又弱勢的地位和特征,使得世界各國政府都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實行保護和支持的政策,其中,稅收政策發揮了主要作用。
我國現行稅收政策存在不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問題
?。?)中小企業的稅負偏重。這表現在:增值稅的稅率偏高。中小企業大都被劃為小規模納稅人,稅負遠遠高于一般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的稅率也偏高。目前,盡管稅法規定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0萬元和3萬元以下的企業納稅人,分別按27%和18%的優惠稅率征收,但這一優惠稅率仍然過高。因為:,外資企業和國內大型企業優惠待遇多,而中小企業優惠少。外資企業實際稅負為12%左右,內資企業實際稅負為25%左右,相比中小企業的實際稅負則相對較高。第二,由于中小企業稅前扣除項目少和經濟效益低,根據量能負擔的原則,更顯得中小企業稅收負擔重。社會負擔重。一些基層部門往往把中小企業視為收費、攤派、集資的重點對象,使中小企業不堪重負。
?。?)現行稅制中有對中小企業歧視性的規定:在增值稅方面,現行稅法規定,凡達不到銷售額標準的納稅人,不管企業會計核算是否健全,一律不得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由于小規模納稅人不允許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這不但加重了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負擔,也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力。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同外資企業和內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型企業存在稅收優惠政策過少,費用列支過嚴和折舊年限規定過死等問題。在稅收征管方面,有些基層稅務機關往往對中小企業不管是否設置賬簿,不管財務核算是否健全,都采用“核定征收”,擴大了“核定征收”的范圍;同時《企業所得稅核定管理辦法》制定的“應稅所得率”明顯偏高,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發展。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在稅收政策和制度上應作必要的調整和改革。
稅收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應遵循的原則
?。?)公平稅負原則。橫向公平,是指稅收政策和制度規定不得對中小企業有所歧視,不同所有制的企業應一視同仁;縱向公平,是指應根據量能負擔的原則,考慮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盈利水平的不同,制定相應的拉開差距的稅率和優惠政策。
?。?)輕稅原則。中小企業的經濟實力不強,困難較多,屬于弱勢群體。因此,在不違背市場經濟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應給予中小企業較多的稅收優惠,實行輕稅政策,促使其更快地發展。
?。?)產業導向原則。稅收政策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不是不加區別的見小就促,而是要貫徹國家的產業政策。當前扶持的重點是:以高新技術轉化為主的科技型企業;以吸納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為主的就業型企業;以農副產品綜合利用為主的深加工型企業;以面向社區為主的生活服務型企業等。
?。?)便于征管的原則。對中小企業的稅制規定和征管辦法,要盡可能地簡化,可操作性強,利于貫徹執行,減少征納稅成本。
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現行稅制
?。?)增值稅的改革與完善。主要內容包括:抓緊時機,實現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型”的轉變,這對消除重復征稅,促進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和高新技術的發展都極為有利。調整標準,擴大一般納稅人的征收范圍和比重。進一步調低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應貫徹公平稅負的原則,減輕他們的稅收負擔。工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可調低為4%;商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可調低為2%。適當提高小規模納稅人的起征點。我國現行增值稅的起征點明顯偏低,可作以下調整:銷售貨物的月銷售額由現行的600元~2000元提高到2000元~5000元;提供應稅勞務的月銷售額由現行的200元~800元提高到800元~2000元;按次納稅的起征點為每次(日)銷售額由現行的50元~80元提高到80元~150元。
?。?)企業所得稅的改革與完善。盡快合并現行內資、外資兩套企業所得稅制,統一稅法,加大對中小企業的稅收扶持力度。主要內容包括:降低稅率,特別是要降低中小企業的稅率。對中小企業應繼續實行優惠稅率,并提高適用優惠稅率的所得額限額標準。具體設想是: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適用18%的優惠稅率;年應稅所得額在1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適用10%的優惠稅率。放寬并規范稅前費用列支標準。改革的重點是:取消“計稅工資”規定,改按企業實際支付的工資金額稅前列支;取消對公益性、救濟性捐贈的限額,準予稅前列支;取消只準按國家銀行貸款利率標準列支利息的限制,對不違反現行法規的融資利息支出,都應準予按實稅前列支;取消技術開發費稅前列支只限于國有、集體企業的限制,民營中小企業也應享受同等待遇??s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提高折舊率,以加快中小企業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改進對中小企業的征收方法,積極擴大查賬征收的范圍,盡量縮小核定征收的比重,對實行核定征收的應稅所得率和納稅定額,要實事求是,如實核定,以維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
上一篇:完善個人所得稅立法的探
上一篇:利用外資的稅收政策分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