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
倒計時00天

在線咨詢
學習服務
定制學習規劃
學前分析量身制定學習方案
專業化教學
理論與實踐、面授與網課多樣化教學
智能交互學習
移動APP、在線題庫智能學練測評
一站式指導學服
報考指導、考前提醒一站式服務
VIP尊享服務
簽約不過免費重讀,贏獎學金
職業推薦
入駐人才庫,暢享職業規劃與推薦
咨詢電話 021-54890551

稅收優惠 別弄成少數人的“免費午餐”
發布時間:2016-09-29 08:50
來源:立信CPA培訓

三、“瞞天過海”偷逃稅費。一些以下崗失業人員或軍隊退役干部名義開辦的餐飲店、雜貨店、中介服務機構等,紛紛向有關部門要求增加發票供應量。于是,餐飲發票、零售發票使用量迅速增長。而實際上,有的個體經營店無論是從經營規模、顧客流量,還是生意的好壞看,根本用不了這些發票。這些行為人通常是利用減免稅的便利套領發票,或多給發票做人情拉顧客,或低價倒賣給不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經營者,幫助他們偷逃稅款。
糾正“免費午餐”的對策
上述現象,反映了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少數人誠信納稅意識的缺失,也反映了稅收管理制度的缺位,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及時糾正,則危害較大。筆者認為,為充分發揮稅收的調節功能,進一步營造依法征稅、誠信納稅的環境,同時,也使下崗再就業人員和軍隊退役干部真正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為他們自謀職業創造良好的條件,應采取以下對策:
首先,要從源頭抓起。勞動、工商、稅務部門應加強配合,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建立資料互通、信息共享、共同監督的機制,嚴把證照發放關。勞動部門對申領《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應認真審核,準確了解其再就業的具體情況,并對社會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工商部門對下崗失業人員申領營業執照的,應準確了解其經營的具體情況,對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發營業執照;稅務部門要認真審核有關材料,具體承辦人員要到現場進行調查核實,掌握手資料,辨別“真偽”后,再發放稅務登記證;并對享受稅收優惠的人員進行準入管理,規定達到一定經營規模后就不能再享受稅收優惠,避免社會稅負不公。
其次,要成立相應的稅務調查機構。市(區)縣以上稅務機關應成立相應的稅務調查機構,專門從事對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偷、騙稅案件的調查。對出借(租)、轉讓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證件者,一經發現,要立即取消其享受稅收優惠的資格;對租借、受讓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證件者,發現后要依據《稅收征管法》,以偷、騙稅論處,補征稅款,并加收滯納金和罰款,情節嚴重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再次,要嚴格發票的管理。稅務機關要嚴格發票領用審核程序,并根據享受稅收優惠者的經營規模等情況,對其發票領用進行總量控制;同時,對從事個體經營并享受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納稅人使用的定額發票可改為裁剪發票,發票函頭注明“免稅專用發票”,或在發票上加印“下崗再就業稅收優惠專用章”等,領用時再加蓋納稅戶印章。對一票多用、代開、轉借、出賣發票的違法行為,一律按照《稅收征管法》規定處罰。
較后,要不斷完善再就業優惠政策。近年來,國家推出的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是針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突出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而實施的政策選擇,有利必然也有弊,主要問題是有悖于稅收公平原則。因為,僅對部分納稅人實行稅收優惠,其結果必然是對其他納稅人的稅收歧視,造成厚此薄彼。因此,各級稅務機關在全面貫徹執行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要勤于調查研究,發現和總結執行政策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矛盾,采取有力措施,切實解決諸如不法業主吃稅收“免費午餐”等問題,從有利經濟發展、促進公平競爭、確保財政收入等稅收職能角度出發,堅持“聚財為國、執法為民”,全面落實好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再就業工作的全面健康開展。
上一篇:稅收優惠政策該如何優化
上一篇:稅收優惠現狀及其在西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