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
倒計時00天

在線咨詢
學習服務
定制學習規劃
學前分析量身制定學習方案
專業化教學
理論與實踐、面授與網課多樣化教學
智能交互學習
移動APP、在線題庫智能學練測評
一站式指導學服
報考指導、考前提醒一站式服務
VIP尊享服務
簽約不過免費重讀,贏獎學金
職業推薦
入駐人才庫,暢享職業規劃與推薦
咨詢電話 021-54890551

個人所得稅現狀分析
發布時間:2016-09-20 10:28
來源:立信CPA培訓

內容提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個人所得稅的稅收收入亦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在全國相當多的省、市,個人所得稅已成為地方財政一項重要的支柱。但仍然有不夠完善的地方,個人所得稅的偷漏現象相當普遍、嚴重,個人所得稅占稅收總額比重過低,個人所得稅征管制度不健全,稅收調節貧富差距的作用在縮小等弊端客觀存在。這些問題有待我們去解決。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稅制模式;稅率結構
一、目前我國征收個人所得稅的現狀
征收個人所得稅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它已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稅制結構中較為重要的稅種。我國個人所得稅是適應改革開放形勢的需要,于1980年9月開征的,至今已有24個年頭了。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該稅征收管理得到不斷改進,對高收入者的調節不斷加強。特別是1994年實施新稅制至2004年,各級稅務機關以強化對高收入者調節為重點,不斷改進和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從而推動了個人所得稅收入連年高速增長,從1993年的46.82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1737.05億元,年平均增幅高達47.5%,年均增收118億元,大大高于同時期經濟增長速度和稅收收入增長速度,是同一時期收入增長較快的稅種。從收入規模上看,個人所得稅已成為中國第四大稅種,個人所得稅占中國稅收的比重也由1994年的1.6%,迅速提升至2004年的6.75%.在一些省市,個人所得稅收入已經成為除營業稅收入之外的第二大地方收入。它調節收入分配的職能和組織稅收收入的職能都得到越來越充分的體現,在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積極作用越來越被社會所認同。但是,由于社會經濟環境變化與稅制建設滯后、稅收征管乏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個人所得稅應有的調節分配、組織收入的功能仍然遠未得到充分的發揮。
個人所得稅既是政府取得財政收入的重要方式,也是調節社會成員收入差距的手段,還是人才競爭的因素之一,因此稅負高低至關重要。而稅率是影響稅負的較主要因素。在設計稅率時,各國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是有所不同的。我國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指導思想是以調節個人收入為主,同時兼顧組織財政收入,并根據我國的國情,采取了分類(項)稅制模式,各類所得的適用稅率也有所不同,有的實行累進稅率,有的實行比例稅率,較高稅率分別為45%(工資、薪金所得)、40%(勞務報酬所得)、35%(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等所得)和20%(利息、股息等所得),因而稅率形式較為復雜,稅負差別較大。
二、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征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人所得稅占稅收總額比重過低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增加了近百萬倍,1980年只征收了18萬元,現在接近1500億元,現在它占了全部稅收的7%.和美國等發達國家比起來這個比例還很小,比如美國近年來聯邦總收入,包括個人和企業所得稅、流轉稅以及社會保險和退休金中,個人所得稅約占50%,其中企業所得稅僅為個人所得稅的大約五分之一。而在我國,企業所得稅超過個人所得稅的一倍還多。北歐的一些國家個人所得稅還更高。這些數據說明雖然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有了很大增長,但是還遠遠沒有征夠。反過來講,其他各種稅收則大大征過了頭,或者說,政府在其他方面多征了許多稅,導致個人收入的減少,因此個人所得稅也相應地減少了。
?。ǘ﹤€人所得稅征管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國的稅收征管制度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難以體現出較高的征管水平。個人所得稅是所有稅種中納稅人數量較多的一個稅種,征管工作量相當大,必須有一套嚴密的征管制度來保證。而我國目前實行的代扣代繳和自行申報兩種征收方法,其申報、審核、扣繳制度等都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難以實現預期效果。自行申報制度不健全,代扣代繳制度又難以落到實處。稅務機關執法水平也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了稅款的征收。稅務部門征管信息不暢、征管效率低下。由于受目前征管體制的局限,征管信息傳遞并不準確,而且時效性很差。不但納稅人的信息資料不能跨征管區域順利傳遞,甚至同一級稅務部門內部征管與征管之間、征管與稽查之間、征管與稅政之間的信息傳遞也會受阻。同時,由于稅務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缺乏實質性的配合措施(比如稅銀聯網、國地稅聯網等),信息不能實現共享,形成了外部信息來源不暢,稅務部門無法準確判斷稅源組織征管,出現了大量的漏洞。同一納稅人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內取得的各項收入,在納稅人不主動申報的情況下,稅務部門根本無法統計匯總,讓其納稅,在征管手段比較落后的地區甚至出現了失控的狀態。
?。ㄈ┒愂照{節貧富差距的作用在縮小
我國當前的個人所得稅并不能起到多少控制貧富差距的作用。按理說,掌握社會較多財富的人,應為個人所得稅的主力納稅人。而我國的現狀是:處于中間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工資薪金的階層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占全部個人所得稅收入的46.4%;應作為個人所得稅繳納主要群體的上層階層(包括在改革開放中發家致富的民營老板、歌星、影星、球星及建筑承包商等名副其實的富人群體),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只占個人所得稅收入總額的5%左右。雖然有累進制所得稅,但是對真正高收入的人,征稅征不到他們。目前的所得稅累進制,主要適用于工資,而高收入人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并非工資,而是其他所得,特別是資本所得,按照現行的征收辦法,很難保證這部分收入會納稅,尤其是即使他們逃了稅,他們也沒有法律責任。
?。ㄋ模┩刀惉F象比較嚴重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后,人們的收入水平逐漸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個人收入的多元化、隱蔽化,稅務機關難以監控。公民納稅意識相對比較淡薄,富人逃稅、明星偷稅好像是習以為常、無所謂的事情。據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會同中央電視臺《中國財經報道》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七百余位居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2%的受訪居民宣稱自己完全繳納了個人所得稅,與此同時,有將近24%的受訪居民承認只繳納了部分或完全未繳納個人所得稅,是完全繳納者的兩倍。個人所得稅可以說在我國是征收管理難度較大、偷逃稅面較寬的稅種。
上一篇:個人所得稅的限制因素
上一篇:談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與繳
相關閱讀